放心肉是這樣煉成的 現代化屠宰流水線功不可沒
從一頭健康的生豬,到最終呈現在我們餐桌上美味的食品,其間經歷屠宰、加工、運輸等諸多環節,每一個環節出現問題,都可能導致食品的安全問題。而屠宰又分為手工傳統屠宰和現代化機械屠宰流水線,隨著技術的發展,如今現代化的屠宰流水線可真是先進百倍。
北京老百姓餐桌上的“放心肉”是怎樣生產出來的?記者實地探訪順鑫鵬程食品廠生豬屠宰車間發現,無論是在檢驗檢疫還是屠宰環節都稱得上“一絲不茍”,病疫豬在流水線就會被檢測出來,絕不流向市場。
很多人概念中的生豬屠宰車間都是污水滿地氣味難聞,但在位于順義區的順鑫鵬程食品廠生豬屠宰車間,“干凈”和“現代化”是第一印象。從屠宰車間到檢驗室,再到“無害化”處理車間,到處潔凈有序,連一只蒼蠅也沒看到。
在屠宰車間,從生豬電暈送上屠宰線,繼而進行宰殺、分割、去除內臟,最后進入低溫冷庫進行排酸處理,整個屠宰過程只需要40分鐘,期間每一片豬肉都要經過近20道不同的處理工序。整個屠宰車間都是封閉的,來訪者只能通過走廊里的玻璃墻俯瞰參觀。
在這條屠宰流水線上有160多名普通屠宰工人,還有數十位身穿白色工作服的檢驗檢疫人員。他們都是政府簽約進駐企業的獸醫,專門負責在流水線上對豬肉進行疾病檢驗,檢測30多種常見的生豬疾病。
除了在生產環節的充分保障之外,零售終端的“可追溯”系統以物聯網技術為基礎,豬肉流通過程中的每個環節都能得到有效監管。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,對于“放心肉”最直觀的了解,來源于設立在銷售場所的“多媒體終端”。
今年初市商務委表示,已經在362家超市門店以及5家批發市場零售大廳等配備了近700臺多媒體終端,消費者可以對所購買的豬肉信息進行追溯。此外,今年內北京市“放心肉”工程還將擴大試點范圍,可追溯的“放心肉”達全市年生豬屠宰量的80%。
《肉類工業“十二五”發展規劃》,到2015年,全國手工和半機械化生豬屠宰等落后產能淘汰50%以上,其中大中城市和發達地區力爭淘汰80%以上。規模以上肉類工業企業數量達到5000家,占行業內企業總數的比例達到50%,工業總產值達到9000億元(按2010年不變價格計算),年均增長12.4%,銷售額占全行業市場交易總額的80%左右。
隨著國內各省市衛生部門對定點屠宰的重視,中、小型家禽屠宰廠及將在市場競爭中逐漸被淘汰,大型屠宰場對先進的完整屠宰設備流水生產線越來越青睞。